Search

[養小孩就像種樹—園丁的養成之路]

許多朋友在得知樹果爸媽都是小兒科醫師的時候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養小孩就像種樹—園丁的養成之路]

許多朋友在得知樹果爸媽都是小兒科醫師的時候,常會感嘆「哇!爸媽都是小兒科醫師,那養小孩一定很得心應手!」其實,在小樹出生之前,我們對小孩的認知就是書上寫的知識,對「小人」這種生物的了解遠遠不及對疾病和治療的認識。身為兒科醫師的加值,充其量只有小孩生病時自己診斷開藥、時間到了知道要打預防針、評估一下每個成長里程碑是不是正常,其它的離「得心應手」可還有一大段距離。

小樹出生以後,我們才真正開始學習當園丁,摸索如何在基本育兒原則之下,給予他客製化的養分、陽光、水、溫度。記得剛開始哺餵母乳的那段時間,我突然對先前在健兒門診所作的母乳衛教感到懊惱:「哦天哪!事情根本不是妳想的那樣!那時的妳根本什麼都不懂!😫」

當松果報到的時候,「哈我已經不是新手媽媽了」這樣的自信,又受到了重大的挑戰。每個孩子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個體,養小樹的經驗常常不能直接套用在松果身上,所以園丁又得重新學習適合這個小傢伙的照養方式。隨著兩個孩子長大,我們兩個園丁還是不斷地在摸索和調整。

門診常常遇到爸媽帶小孩來看病、順便詢問養小孩的疑難雜症,讓我發現「看病」只是家長一部分的需求,另一部分的需求卻很難在門診有限的時間內解決。希望能利用這個園地,和同樣在學習的園丁們分享各種門診講不完的兒童健康話題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園丁蔡昕育醫師,是兒童專科與小兒消化次專科醫師,也是小樹松果兩個男孩的媽媽。以兒科醫師的專業角度,和雙寶媽的崩潰視角,和你分享各種健康育兒話題。
View all posts